|
过去30年,中国白酒行业经历了三次显著危机,基本每10年一次,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。
第一次危机(1998-2003)源于亚洲金融危机和山西朔州假酒案,导致白酒产量连续6年负增长,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股价大幅下跌。转折点出现在2003年中国加入WTO后,经济快速发展,白酒行业迎来黄金十年,股价大幅回升。
第二次危机(2012-2015)由限制三公消费、塑化剂事件和经济疲软引发,政务需求断崖式下滑,飞天茅台价格从2200元跌至800元,白酒指数下跌60%。转折点在2015年后,棚改货币化带来的财富效应推动大众消费崛起,白酒行业高端化、品牌化趋势明朗,股价再次大幅上涨。
第三次危机(2022-2025)则是由于房市、股市资产价格泡沫破裂,叠加疫情、失业率上升和人均收入下降,导致需求萎缩、消费降级。飞天茅台批价从3000元回落至2200元,白酒指数最大下跌60%,调整时间最长。转折点可能出现在2024年9月宏观政策转向后,房市股市止跌企稳,白酒行业有望走出危机,但具体时间和未来表现仍需观察。
白酒行业需求与经济周期、居民收入、消费水平密切相关,消费升级和品牌化是核心驱动力。当前白酒行业仍面临宏观经济压力,但政策转向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观点来源:张可兴的雪球专栏
|
|